液相色譜儀結果的影響因素
結果的主要因素:
***、儀器性能與穩定性
1. 輸液泵精度:高壓恒流泵的流量波動直接導致保留時間漂移,精密度需控制在±0.5%以內。長期使用的單向閥磨損會引發脈動,造成基線噪聲增大。
2. 檢測器靈敏度:紫外檢測器需定期校驗燈源能量,氘燈使用壽命約1000小時,衰減后靈敏度下降;示差折光檢測器易受溫度擾動,需配備高精度溫控模塊。
3. 進樣系統重復性:手動進樣針堵塞或定量環殘留會導致進樣量偏差,自動進樣器的計量泵校準誤差應<1%。
二、色譜柱效能
1. 固定相特性:C18柱的長鏈烷基密度決定疏水性強弱,封尾處理程度影響次***相互作用;氨基酸柱適合生物大分子分離,硅膠基質耐pH范圍限制運行條件。
2. 柱效衰減規律:理論塔板數隨使用次數增加呈指數下降,反相柱每千次進樣約損失5%柱效。柱前篩板堵塞會導致峰展寬,背壓升高超過上限需立即沖洗。
3. 柱溫控制:溫度每變化1℃,保留時間改變約2%。恒溫箱控溫精度需達±0.1℃,特殊條件下需配置半導體制冷模塊。
三、流動相體系
1. 溶劑純度:甲醇/乙腈中的雜質峰會干擾低紫外吸收物質檢測,建議使用色譜純試劑并在線脫氣。緩沖鹽析出會堵塞管路,磷酸鹽體系需添加離子對試劑改善溶解性。
2. pH值調控:酸性條件下硅醇基抑制解離,堿性環境中需選用耐堿填料。離子抑制效應使弱酸/弱堿物質呈現異常保留行為,可通過調節緩沖液濃度優化。
3. 梯度程序設計:非線性梯度(如凸形曲線)可加速強保留組分洗脫,但可能導致弱保留物質分離度下降。梯度延遲時間需精確匹配混合器體積。
注: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